旅游市場動態
文化旅游:從規模到品質
發布日期:2016-10-13
國務院日前發布的《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創新文化旅游產品。更加注重文化傳承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旅游服務向優質服務轉變。國務院今年3月發布的《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也指出,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內涵質量,以旅游擴大文化的傳播消費。那么,文化旅游業發展現狀如何,面臨哪些問題?如何促進文化旅游產業健康發展?
關注品質成業界共識
大量數據表明,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旅游市場正逐步從追求游客規模的粗放式發展向追求品質的集約式發展轉型。
品質提升是面臨的首要問題,文化旅游產業不僅要做大,更要做強,做強之本在于高品質產品的打造。近年來我國文化和旅游已呈現多層面、多領域相互結合的態勢。旅游業越來越借助于文化演藝、文化遺址、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歷史文化資源,增強景區景點的文化內涵及吸引力,旅游商品開發也越來越重視文化創意,而文化產品通過旅游市場獲得了創新和發展。文化消費和旅游消費已變得越來越密不可分。
然而,文化旅游仍面臨很多問題,追求品質的道路還很漫長。支撐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不應是一個單單的產品,應把文化旅游產業做成一個不斷擴充、不斷包容的產業鏈。目前我國文化與旅游融合的水平仍較低,沒有形成以文化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在文化、旅游的結合過程中,需要尋找恰當的表述形式,將文化元素巧妙植入旅游產品中,既不能文化、旅游“兩張皮”,也要抵制低級趣味、庸俗、低俗、媚俗的產品。
用品質溫暖人心
文化旅游并不是一個新話題,長城、故宮、兵馬俑等歷史古跡目前也仍是國際游客的重要選擇。當前文化旅游再次成為熱點,是因為我國旅游產業面臨著新的歷史機遇。發展文化旅游業,理念層面的深入思考和制度層面的總體設計尤為重要。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說到底是文化與旅游的產業融合、市場融合、企業融合,其成效的大小關鍵在以企業為主體,對相關業態進行融合的深度和廣度,最終體現在產品上。
真正的文化旅游產品應該是物以載道直指人心。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以及大家對生活美學的進一步追求,我們常說的琴棋書畫、太極等傳統文化也會逐漸深入到旅游產品的設計和旅游產品的建設當中。
提及文化形式的借鑒、聯想和創意,四川蓬安策劃的“相如故里,百牛過江”的旅游產品和線路市場反響不錯。產品很簡單,當地有幾十頭水牛每天清晨從左岸游到右岸的島上去吃草,晚上又結伴成群地游回來。大水牛下水后招呼其他水牛,小水牛游不動了就趴在大水牛的背上,這其實就是田園、鄉愁,把它提煉出來組裝成產品,這個產品里面就有文化的含量了。
追求旅游品質的提高,要從注重硬開發向注重軟開發轉變,不僅要加大硬件投資,更要注重創意和服務;要從粗放型發展轉向集約型發展,追求質量性;要從注重開發旅游產品變成注重培育旅游品牌,提高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要讓游客有最溫暖的體驗,主要靠的是品質。
融合與創新是未來路徑
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帶來更加多元、更加豐富的旅游產品和業態。隨著融合程度的不斷加深,匯聚文化、科技、旅游等多方面元素的新型旅游產品即將出現,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也將帶來新的旅游市場營銷方式。
文化旅游強調產品的文化差異和主題特色,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應突出主題特色。旅游在進步,人們的消費方式在變化,文化旅游產品的內容和形式也應隨之發生變化,進而創造出新的市場需求。當前,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風起云涌,將這些技術應用到文化旅游中無疑將帶來產業模式的變革。未來,既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挖掘旅游數據,也可以利用指數化技術對文化旅游資源進行優化配置。
物聯網的興起將會使文化旅游產業達到在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的一體化,云計算將對旅游景區和旅游產品在大數據和精準營銷方面引起一次革命。此外,新材料應用對文化旅游業以后的互動體驗和智能化也都將產生重大影響。(晁瑞)
關注品質成業界共識
大量數據表明,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旅游市場正逐步從追求游客規模的粗放式發展向追求品質的集約式發展轉型。
品質提升是面臨的首要問題,文化旅游產業不僅要做大,更要做強,做強之本在于高品質產品的打造。近年來我國文化和旅游已呈現多層面、多領域相互結合的態勢。旅游業越來越借助于文化演藝、文化遺址、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歷史文化資源,增強景區景點的文化內涵及吸引力,旅游商品開發也越來越重視文化創意,而文化產品通過旅游市場獲得了創新和發展。文化消費和旅游消費已變得越來越密不可分。
然而,文化旅游仍面臨很多問題,追求品質的道路還很漫長。支撐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不應是一個單單的產品,應把文化旅游產業做成一個不斷擴充、不斷包容的產業鏈。目前我國文化與旅游融合的水平仍較低,沒有形成以文化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在文化、旅游的結合過程中,需要尋找恰當的表述形式,將文化元素巧妙植入旅游產品中,既不能文化、旅游“兩張皮”,也要抵制低級趣味、庸俗、低俗、媚俗的產品。
用品質溫暖人心
文化旅游并不是一個新話題,長城、故宮、兵馬俑等歷史古跡目前也仍是國際游客的重要選擇。當前文化旅游再次成為熱點,是因為我國旅游產業面臨著新的歷史機遇。發展文化旅游業,理念層面的深入思考和制度層面的總體設計尤為重要。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說到底是文化與旅游的產業融合、市場融合、企業融合,其成效的大小關鍵在以企業為主體,對相關業態進行融合的深度和廣度,最終體現在產品上。
真正的文化旅游產品應該是物以載道直指人心。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以及大家對生活美學的進一步追求,我們常說的琴棋書畫、太極等傳統文化也會逐漸深入到旅游產品的設計和旅游產品的建設當中。
提及文化形式的借鑒、聯想和創意,四川蓬安策劃的“相如故里,百牛過江”的旅游產品和線路市場反響不錯。產品很簡單,當地有幾十頭水牛每天清晨從左岸游到右岸的島上去吃草,晚上又結伴成群地游回來。大水牛下水后招呼其他水牛,小水牛游不動了就趴在大水牛的背上,這其實就是田園、鄉愁,把它提煉出來組裝成產品,這個產品里面就有文化的含量了。
追求旅游品質的提高,要從注重硬開發向注重軟開發轉變,不僅要加大硬件投資,更要注重創意和服務;要從粗放型發展轉向集約型發展,追求質量性;要從注重開發旅游產品變成注重培育旅游品牌,提高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要讓游客有最溫暖的體驗,主要靠的是品質。
融合與創新是未來路徑
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帶來更加多元、更加豐富的旅游產品和業態。隨著融合程度的不斷加深,匯聚文化、科技、旅游等多方面元素的新型旅游產品即將出現,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也將帶來新的旅游市場營銷方式。
文化旅游強調產品的文化差異和主題特色,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應突出主題特色。旅游在進步,人們的消費方式在變化,文化旅游產品的內容和形式也應隨之發生變化,進而創造出新的市場需求。當前,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風起云涌,將這些技術應用到文化旅游中無疑將帶來產業模式的變革。未來,既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挖掘旅游數據,也可以利用指數化技術對文化旅游資源進行優化配置。
物聯網的興起將會使文化旅游產業達到在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的一體化,云計算將對旅游景區和旅游產品在大數據和精準營銷方面引起一次革命。此外,新材料應用對文化旅游業以后的互動體驗和智能化也都將產生重大影響。(晁瑞)
上一篇:警惕旅游投資的誤區
下一篇:我國湖泊旅游主要存在哪些問題?